後疫時代 由根本起變化的企業生態
企業生態的改變,源自顧客群行為的改變。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兩年之中,各地人們的行為模式已經天翻地覆。而且改變並非短暫,每個人的生活模式都開始大幅數碼化,逼使企業做出相應的改變。有危就有機,在這個激烈改變的年代之中,只要跟得上轉變的步伐,正正可以為企業殺出一條血路,打破既有的規範、框架,趁原本被壟斷瓜分的市場出現崩解,搶佔新出現的商機。

加速的企業世界
在談企業的對應方式之前,我們先要了解人們在數碼世代中的行為改變。其實這絕不難理解,因為每個人都正在經歷這個過程:為避免人群聚集、接觸,上班、上課以至購物全面數碼化,基礎的支援設施亦不斷進化、完善自己。如孩子透過線上平台遙距上課,交功課亦再不一定要親手交到老師手上。在家印好作業、寫好之後拍照上傳已是不少家庭的日常,更有學校已編纂好一套網上作業系統,孩子甚至可以直接在網上做功課。Zoom 和 Teams 等視訊會議平台令在家工作更為普及,不少大公司已實行間歇性 WFH(work from home)的工作模式,甚至完全不必到辦公室上班。
既然上班上學都不必外出,人們連帶其他日常事情亦想在家中完成。於是購物、娛樂都改變了模式,一方面數位銀行與無現金支付的數量大幅上升,買日用品再也不必走到街上「一抽二掕」,靜候商家送到家中即可。而消閒娛樂亦可透過 YouTube 和 Netflix,甚至可參與實時的網上演唱會、見面會等等。就連看醫生、健身、學跳舞學樂器,通通可以在網上完成。在這個大趨勢之下,無論是我們還是企業,都難以回到過去的模式。以往極為依賴實體互動的產業,亦必須重新思考策略,創立新型服務方式以盡快適應求存。

三步數碼化關鍵
就在這個幾年前大家都意想不同的世界之下,企業需要做的應對確實不少。但當中有三步數碼化關鍵,是期望在新世界立足的企業絕不可忽視的:
- 改革支付方式
在數碼世界,只停留於實體現金交易是不切實際的。只有發展高效及包容性高的支付系統,才可以讓客人於網上選購產品、服務,擴展更多客源,達致銷售多元化的目標。而坊間亦有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供選擇,如開設過程簡單,支持 24 小時過數的 PayMe;跨行過數更方便快捷的轉數快;以至 Google Pay、Apple Pay 等大型跨國公司提供的支付服務,都是商戶可以按需考慮的選擇。
- 建立全渠道零售
顧及數碼銷售不代表要放棄實體店鋪,二者相輔相乘,將帶來更大的協同效應,於營商百利而無一害。糅合線上線下的「全渠道零售」,就可以讓實體店與網店互補不足。但要令此事順暢有序,必須讓貨存、落單內容、客人取貨等等各種資訊實時更新,當中需要一套可靠的系統,與及相應的技術支援,務求為顧客帶來更佳的購物體驗。
- 數據整合釐定方針
數碼新世代,自然有最適合的營銷數據分析方法。第三方 cookie 日漸被淘汰的今日,要取得營銷數據以估算顧客的購買模式,似乎已日益困難。但建立了全渠道零售的企業,卻可以透過自家的網上銷售數據、分析屬於自己資產的官方網頁,得到寶貴的營銷數據。當中包括顧客的消費額、購買時間帶、暢銷貨品的種類、網站瀏覽的習慣等等。整合這些數碼資訊,就可以助企業進一步釐定營商方針,準備把握商機。
數碼化,穩固商機的第一步
我們尚未能估計未來商務會發展成甚麼模樣,但在數碼化這波無可逆轉的新浪潮之下,如果不作出改變、調整,隨時會沒頂收場。相反,能夠好好把握的話企業就可以穩坐浪頭,順應時代巨輪,發展出穩固的營銷根基。而一眾數碼營銷達人正正是企業最需要的伙伴,憑他們手上的各式工具、與商戶一同進步的豐富經驗,為不同的商戶打造數碼化浪潮的關鍵跳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