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購渠道之爭:「購物平台」還是「品牌官網」?
無容置疑,兩個網購方式的對象、行銷目的都不盡相同!如果以簡單比喻,在 HKTVmall、Amazon、The Club 等「購物平台」中放上自家商品供人選購,就有如在百貨公司租借櫃位一般;而架設「品牌官網」就有如自己開設獨立店鋪,鋪位、廣告等等一手包辦。各有各好,應該點揀好?你需要先好好了解當中每個細節!
購物平台入門簡單
在大家耳熟能詳的購物平台放上自家品牌好處不少:可確保高訪客量,而且維護成本低,開設難度亦較低。在網購大行其道的世代,人們都已養成了自己一套網購習慣,而一眾「購物平台」正正是最多人瀏覽的網頁之一。所以將品牌放到這些網頁之上,能夠接觸到的顧客層面相對較多,能夠有一定保證的銷售率轉化。

另一個好處,就是門檻較低。一般而言,在大型購物平台中上架貨品的手續並不複雜,收費亦較便宜。這一切源於大量維護成本已由不同商家攤分,而購物平台亦會有自己一套營銷方式,有既定的廣告渠道,品牌付出成本不多但可以接觸的顧客群絕大,對建立口碑、增加客源有莫大幫助。
平台限制發展空間
凡事皆有利弊,在購物平台中上架貨品亦有需要面對的問題。一方面品牌需要與同類商品直接競爭,因為在大型購物平台中搜索相似產品是非常容易的。簡單的輸入指令,顧客已可比較相近產品的價錢、質素,而且商品數量龐大,即使潛在顧客對貨品有印象,但在不斷瀏覽、搜尋的情況下,容易造成流失率。
與此同時,顧客的歸屬感亦難以建立,因為在購物平台中各式品牌琳琅滿目,要奇兵突出、留住人心並非易事。同時,較為深入的銷售數據、網頁的瀏覽習慣、顧客的轉化率等等,以上種種都掌握在購物平台手上,參與其中的品牌大多難以取得,要訂立更針對性的銷售策略絕不容易。
專屬官網創造品牌風格
相比在購物平台立足,品牌官網的靈活度更高,可以掌控的內容、數據更多。首先品牌官網無需受制於購物平台的各式規範,品牌可以按自己的風格創立網頁,有利於突出品牌個性、風格。有了各式配套,就可以將顧客轉化成品牌的一份子,陪伴品牌一同成長,自然可以轉化為歸屬感。

除此之外,品牌亦可以透過官網獲取更多營銷數據,有別於購物平台獨攬資訊。經過官網渠道,品牌可以了解更多顧客的瀏覽習慣,知道哪一種商品最多人留意,甚至可以比較商品的瀏覽次數與及購買率,從而推算出貨品的受歡迎程度。這些大數據對於品牌訂立行銷方針有極大幫助,一方面可以按此調整新商品的銷售策略甚至是設計方向,另一方面亦可以找尋網頁中哪一部分流失率最高,從而轉化網頁設計、風格等等,完善購買體驗。
成本效益官網風險較高
對初起步的品牌而言,建設品牌官網的風險較高,因為在知名度不足的情況下,品牌官網的訪客量無法確保,而轉化為銷售率的不確定性亦較高。不過品牌官網的最大問題,在於一切運作都要由品牌自己負責,一旦資源不足、人手不夠的情況下,營銷成效往往會大打折扣。
首先是維護及行銷成本。有別於購物平台,官網事無大小都要由品牌自己處理,更要同時兼顧廣告以及行銷活動,整體支出自然更高。與此同時,在官網取得的營銷數據雖然是一大利器,但必須要有人手甚至是專業人士負責分析、整合,從而轉化為營銷方針的支持理據。如果缺乏人才或者支援,即使可以取得大數據,仍是難以充分利用。

你的決定,你的選擇
無論是選用品牌官網還是購物平台都有其利弊,需要考慮哪一種更為適合。如果品牌想要盡快開展網上銷售渠道,或對網站設計、購物體驗無獨特要求,那麼選用購物平台會更有效益。但如果品牌銳意建立自己的形象,整個銷售體驗都希望親手創造,亦想憑藉限定銷售活動、特別版貨品等等方式,吸引忠誠客戶的話,官方網購渠道可說是不二之選。不過無論哪一個方式,數碼營銷達人的協助亦可以令過程事半功倍,為充分利用手上的各種資訊、數據提出建議,協助線上商店打下更穩固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