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就能買!迎接邊看邊買的「影片商販」時代
網購往往是一股衝動!這一刻看到心儀產品,往往就想一按下去就買到。但當你不能即時付款,還要在網頁之間左轉右拐的話,你心中的「天使」就會出來勸你考慮考慮,如果這時再遇上繁複的購買手續,不少人就會選擇卻步放棄,一個促成交易的契機就此泡湯。
轉換期間流失 (conversion dropoff),在較長的購物流程當中更頻密出現,因為時間與及各種引人分心的事物,往往會減弱人們完成購物的意欲。所以各個商業品牌都銳意要縮短網購流程,尤其希望減少影片營銷過程中所流失的客戶,而影片結合購物功能 (Shoppable Videos) 就是近來最受注目的方式之一。
影片與零售:尚未融合的巨大商機
新網絡時代,影片已經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。這全仗 4G 傳輸技術將影片普及化,在數據傳輸速度增加的同時,令串流影片、各式直播變得可能。可以預見,在更快更強大的 5G 網絡普及之後,影片在營銷中的影響力將更為巨大。
但不同影片往往流於強化品牌在客戶心目中的印象,繼而打造品牌形象,要將它們轉化為銷售(conversion) 其實尚有不少阻力。而最關鍵的原因,是「觀看影片」與「進行網購」其實是完全割裂的。
現時大部分網上影片、影音平台的設計,自然是為了觀賞體驗而設計而非購物,客戶在片中看到心儀產品,就需要離開影音平台、搜尋相關的網購連接點,再進行一系列的手續、程序方可真正買物,流失率高是可以預期的。但在今天的網絡生態中,以影片介紹產品、促銷已逐漸成為主流,東南亞以及中國近年興起的短視頻產品推薦以至直播帶貨,某程度上已成為另一門網購營銷的大宗,如果因為先天的不足令客戶流失,實在非常可惜。
轉化第一步:影片聯乘網購

解決的方式其實絕不複雜,只要將「觀看影片」與「進行網購」的功能合一即可!其實早前已傳出 Google 與 Shopify 展開合作,在 YouTube 上試行「睇片買物」融合計劃,在影片中加入「購物車圖示」,顧客看到想買的產品,一按即可進入選購、付款等等程序,為影音平台添加購物功能,不必再花時間心力去轉移到購物網站。
作為影片平台的龍頭大哥,如果 YouTube 成功加入這項功能的話,正是強大的催化劑誘使其他平台效法。這同時亦會徹底改變網絡營銷各個持份者的角色與及分工,以下稍稍舉例:
影音平台:有必要考量更多有關銷售的細節,如加入細看產品的連結、引入更可信賴及方便的電子付款系統、與各品牌的利潤分配安排等等,同時亦有必要強化及常規化 E-Shop 功能
YouTuber / KOL:與各式品牌的合作方式將更為多變,既可直播介紹產品,亦可成為網購促銷活動的主持。
品牌:營銷方案將有更大靈活度,例如推出首播搶購活動,推出只有在影音平台才可買到的限量版商品;亦可借助 KOL 建立一個更牢固、更忠心的支持圈。
早著先機的「影片商販」
在這種基礎之下,影音娛樂與及零售購物的界線將逐漸消失,甚至最終達成無縫接合,網民在取得娛樂的同時,亦可選購心儀產品。但換個角度看,亦意味著無法跟隨這步伐的品牌將會失去一定的市場與及客戶。所以在這個「影片商販」時代,品牌有必要盡快打造有效平台,越能率先企穩越可搶佔這個全新市場,在有如恆河沙數的影片當中淘金、在電子商務的新世代中取得先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