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體驗:「顧客忠誠度」的代名詞!
談甚麼是「消費體驗」之前,讓我們先看看它的重要性:曾經有研究指出,77%的消費者會因為一次良好的消費體驗,從而選擇某個品牌的產品或服務;反之有 64%的消費者選擇停止某個品牌的產品或服務,純粹因為一次負面體驗。由此可見,今時今日產品已經不再局限手上的一件物件,或者僅僅一次服務。「產品」包括購物的流程、售後服務,以至品牌的社交網風格等等,簡而言之是一整套的「Package」!
在全新的數碼年代,產品眾多、購買渠道亦多,顧客接收的行銷訊息花多眼亂,更可以使用不下一種的方式去購買所需,所以與客戶建立穩定的關係,甚至營造歸屬感變得異常困難。所以「消費體驗」就變得更為重要,因為這一套「Package」凌駕於一切訊息之上,當顧客記得商品帶來的正面體驗,自然會忠於品牌。
「消費體驗」入門
而所謂「消費體驗」,簡而言之就是銷售中的每個細節:由實體店店員的對答、櫥窗擺設,以至品牌網頁的設計、社交網上的文案影像,以至顧客遇上問題時品牌給予的支援、購買產品的流程,甚至是送貨收貨的體驗、各式售後服務、各式服務協助,以上種種都是「消費體驗」的組成部分。

更進一步的是,一個良好的「消費體驗」除了可以令顧客再次消費,更會影響他購買的數量、金額,以至推薦產品給親朋好友。換句話說,「消費體驗」可以轉化成品牌的「顧客忠誠度」,亦即是更好口碑。更多人分享推薦,建立顧客的品牌意識,甚至可以營造向心力,令更多人接觸到品牌,進而愛上品牌的服務、產品。
消費體驗的「自我完善」
在數碼大世界中,吸納一班「忠實粉絲」亦有助進一步強化「消費體驗」,因為他們的消費行為模式可以轉化成數據力量,令品牌有更多空間改善、進步。粉絲們的各式「動作」包括瀏覽品牌網頁的方式、時間帶,以至對行銷訊息的反應、回饋,都可以盡為品牌所用。

透過網上商店的各式數據,品牌就可以分析各種情況:例如顧客在網上商店瀏覽之後並未進行購物消費,原因何在?如果用不同的文案銷售,會否引起消費的意欲?不同的銷售平台如實體店、網店的「成績表」,亦可進行數據分析、比較,不斷優化修正,從而令「消費體驗」更為完滿。
要做到以上的數據整合、全面分析,一個跨渠道數據整合體系正正是先決條件。不少數碼銷售達人對此甚有心得,以不同的協作工具,掌握運用不同數據,從而為品牌提出建議,調整銷售策略,強化當前商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