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再單「面」的社交媒體世界
要談數碼營銷,絕對離不開社交媒體的妥善運用。在這個數碼年代,社交媒體就是人們面向世界的窗戶,用以接收資訊、進行娛樂,亦正是數碼營銷的重要切入點。但究竟要如何運用手上資源,才可以有效接觸目標客戶群?
在這裡我們必須談談社交媒體的歷史,故事都始於 Facebook 這個「開山祖宗」。它開啟了社交媒體的大時代,並在不斷的革新、發展之下,促成了數碼營銷新世代。所以單憑直覺,把資源全投放在 Facebook 上似乎是不少品牌的盲點。但現實數據告訴我們,這種由面書「單面壟斷」的情況已經起了微妙變化。趨勢顯示,人們開始轉移到其他的社交媒體:在香港最多人使用 facebook 的族群為 30 至 39 歲,但後起之秀 Instagram 的最大使用族群是 20 至 29 歲,可見未來十年 IG 隨時有望追上 facebook 的影響力。而且他們還有更多其他的選擇!

由於工具眾多,數碼營銷變得多元是不爭的事實,帶來的是機會還是危機?經營 Facebook 的貼文、廣告是現今數碼營銷的「基本盤」,但隨著涉及的廣告費用日益增加,加上新興平台崛起,衡量、計算社交平台上的營銷策略就變得極為重要。
多平台策略
單單專注於 Facebook 的營銷已經不合時宜了。攻佔 Facebook 之外的社交媒體,強化品牌的知名度將成為未來的數碼營銷主調。歸納而言,現時的數碼營銷應該有三個分層:「深入」、「立足」與及「精細」。
第一層「深入」,現時最多人使用的社交媒體仍是必爭之地,要在 Facebook、Youtube、Whatsapp 等主流工具之上突圍而出,必須加入更多創意、更為多元的銷售工具,引起新客戶的注意,同時穩固品牌的名聲。 除了 Facebook 之外,Whatsapp 亦是香港人最常用的聊天工具。而在 Whatsapp Business 推出後更加入了不少強大的營銷工具,包括建立快速回覆、擬定常用對話等等,而潛在客戶亦可以透過 Whatsapp Business 直接連繫品牌。然而這個範疇似乎仍有不少商戶並未涉獵,如可快人一步建立相關的戶口,亦有助品牌的銷售靈活度。

第二層「立足」,正如上文提到的 IG 一樣,可以預期某些新興社交媒體將會逐步崛起,成為主流。當中 IG、WeChat 的使用人數一直上升,品牌大可趁機建立專頁,以連繫更多特定受眾。
值得一提,Facebook Messenger 雖然與 Facebook 看似密不可分,但因為與 Chatbot 技術緊密連繫,能夠做到全天候回應查詢;同時亦可以主動出擊,向曾經於在專頁 Messenger 留言、查詢的用戶,發出優惠資訊或活動提示,建立常態 Facebook Messenger 的使用可以視為「立足」的重要一環。
第三層「精細」,不同的客戶群其實亦有不同的「社交策略」﹐例如目標對象是增加辦公效率,銷售 SaaS (Software as a Service) 產品的客戶,可考慮商業向的平台 Linkedin;又例如產品以崇尚日本文化的客戶為主要目標,則可以在 Line 上建立「根據地」,因為日本文化愛好者較為傾向使用 Line 作為聊天工具。
其他如 Twitter、Sina Weibo、Snapchat 等等,都在社交媒體的生態上佔有一定空間,代表的族群不盡相同,但又各自重疊,不一而足。只有認清你的目標銷售對象,才能在波瀾壯闊的社交媒體世紀之下爭取立足之地。

全面審視品牌的社交媒體策略
社交媒體涵蓋了現在與未來的縱向發展,亦關乎不同平台、不同對象的橫向參與,要釐定合適有效的發展策略是一大學問。坊間有不少數碼營銷達人,對於各式社交媒體的專長與及受眾都瞭若指掌,能夠配合品牌的各種需要,進行最有效的資源分配。
但大前題是品牌本身亦要理解自己的長處與及產品特質,與及有清晰的客戶目標。品牌與數碼營銷達人雙方合作無間的話,自然可以聯手打造對品牌銷售最有利的策略。